瀰濃東門樓
News

東門樓是這一帶最顯眼的歷史地標,越靠近看越能感受到那高聳不凡的氣勢。

美濃當地著名的古蹟地標「瀰濃東門樓」,約10公尺高,最早期原樓建於西元1756年(清乾隆二十年),相傳是當時瀰濃庄民改建東柵門而成,為防止盜賊匪徒等外人來犯侵襲,有防禦之用。東門樓曾於日治時期遭砲火摧毀,歷經修整重建後,才恢復現今看到的古典樣貌,光是這氣派雄偉如一座古城門的建築物本身就夠有看頭了!以鋼骨水泥建造,基底結構厚實堅固,一樓通道口呈方型拱門,而在日治末期整修的報警鐘樓形式也已拆除不復見,仿清朝龍簷鳳閣屋頂外觀,圓柱上的對聯及匾額題字等,都是值得好好欣賞的重點,歷史悠久富饒韻味。

沿著門樓旁陡峭的階梯往上走,要格外注意安全,踏上二樓平面是圍著護欄四邊開放的景觀台,位居高處的視野和感受遼闊舒爽,將純樸祥和的客家聚落盡收眼底,鳥瞰永安路老街和行駛於平面道路的視覺感截然不同,我很推薦你們走上來看一看唷!


城樓上的匾額提上「大啟文明」四個字,為清道光九年(西元1829年)庄民黃驤雲高中進士回鄉時所提,現已是摧毀重建後的模擬版本。


客家村落難得一見樓高兩層的古蹟門樓,原樓迄今200多年歷史,日治時期歷經毀損,如今修建樣貌仿傳統城樓形式,保存現狀良好。


城門牆壁豎立「端正風俗牌」和「重修福德壇」兩塊石碑,鑄刻著一段雋永歷史,另一側設置解說牌,讓遊客更快認識眼前這座東門樓。